撰文:註冊社工陳錦卿、麥偉雄
你們有沒有試過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而跟家人吵架呢?當家庭成員持有不同的意見或見解時,衝突就很容易發生,尤其是與個人的喜好、習慣、價值觀和期望有關的決定,亦可以是簡單如爭用洗手間、要看不同的電視節目,或者是怎樣幫奶奶慶祝生日、小朋友去哪一間補習社等等。其實,家人間中吵鬧是很平常的事情,偶爾的爭執都可以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。不過,持續不斷的爭吵會造成壓力,損害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,長久的衝突更可能引致家庭破裂。你可透過正面的溝通方法嘗試緩和衝突,同時可參考以下的解決辦法:
1. 當你非常憤怒,甚至無法冷靜地討論時,先設法平伏自己的情緒。你可以在家中預早設定一個緩衝的地方,讓自己冷靜下來,或在門口或附近的地方讓自己情緒先平伏下來。
2.當心情稍為平伏之後,再想想是否需要或者值得為這個問題繼續爭拗。另外,亦可以想想問題出在哪裡。
3.還有,要提醒自己大方向是要解決事情和衝突,而不是要勝過對方。一家人,一個勝一個敗,其實也沒有甚麽可誇。
4.嘗試主動聆聽對方的意見,切勿中斷他的說話。你可以在適當時間,把聽進去的說話或對方想表達的簡潔地回應對方,使對方知道你已接收到他所表達的信息。